(通訊員 蘇城)共青團湖北省委近日發文公布2017-2018年度湖北省青年文明號,我校梅園食堂服務組榜上有名。這是我校后勤部門首次榮獲省級青年文明號榮譽,我校也是今年部屬高校中的唯一獲評單位。
迎難而上,勇挑食堂創新重擔。2017年,武漢大學啟動新一輪食堂改造,老舊的梅園食堂第一個啟動。梅園食堂的改造可以說是對傳統大伙食堂的“顛覆”,既是硬件的改造,更是機制的突破:制作流程由“大班組、大鍋飯”改為檔口化核算,售賣形式由手工打菜改為小碗菜自選,結算模式由窗口刷卡改為智慧餐盤結算,餐具回收由學生自助完成,保潔服務由社會專業公司承擔,餐具洗滌、消毒全部機械化完成,每一項都是全新的挑戰。
智慧餐盤結算
經過短短一個月的改造,新梅園食堂順利營業,創造了武漢大學食堂改造最短工期的記錄。新環境、新面貌、新機制、新體驗,人氣爆棚,好評如潮,每天進餐人數將近一萬人次,是改造前人流量的五倍之多,梅園模式大獲成功,梅園服務組首戰告捷。
師生為本,打造梅園服務品牌。食堂怎么辦,師生最有發言權。服務組成員為給梅園食堂的創新提供一線詳實數據,他們走訪教學樓、圖書館及學生宿舍等人員聚集之地,開展問卷調查活動。此外,積極配合飲食中心組織召開學生面對面座談會,傾聽學生對食堂的建議和意見,為食堂的改革獻言獻策。
師生的需求,就是梅園食堂的追求。有一群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和鰥寡孤獨老人,他們平時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就餐,有時天氣不好,老人們行動不便,只要一個電話,服務組的成員就會把熱氣騰騰的飯菜送到家屬區;有一位同學因肚子疼直不起腰,服務組成員立即扶她起來,問明原因后,給她沖泡紅糖水緩解腹痛,護送她到校醫院,陪她掛號、看醫生。校內各單位訂購盒飯,一份起訂,隨叫隨到,送餐上門。開業兩年以來,梅園食堂服務接待學校櫻花季、學科競賽、高端論壇等大型活動100余次,服務質量得到各單位的一致好評。
為家屬區的教職工準備早餐
服務育人,打造學生第二課堂。按照高!叭恕钡囊,后勤部門是服務育人的重要基地,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第二課堂。梅園服務組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著勤工助學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。
在食堂開業之初,為了緩解剛剛開業時的人手不足問題,梅園食堂面向全校邀請學生志愿者,引導學生熟悉就餐新流程,協助回收用過的碗筷,取得了良好效果,也讓食堂平穩度過了開業后的試運營和調整階段,F在梅園食堂餐具自主回收率達到百分之百。
工作之余,服務組成員主動深入了解學生情況,與學生打成一片,針對有實際生活困難的學生,幫助他們申請食堂的勤工助學崗位。近年來,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、參與、管理食堂,飲食中心聯合學工部組織開展了食堂經理學生助理的招聘,梅園食堂聘用2名學生擔任食堂經理助理,讓他們全方位了解食堂的操作流程,參與食堂的管理,充當食堂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。學生助理通過在食堂的鍛煉,既增長了見識,又提升了待人處事的能力。
示范引領,一花引來百花飄香。寬敞明亮的飯廳、價廉物美的菜品、科學合理的核算辦法、井井有條的秩序、體貼溫馨的服務…… 梅園食堂的改造及創新在更好的服務廣大師生的同時,也為高校食堂的管理及運行積累了成功的經驗。
以“梅園模式”為藍本,武漢大學相繼啟動湖濱食堂、楓園食堂、信息學部二食堂、醫學部一食堂的改造。梅園服務組文明創建的成功做法被評為武漢大學后勤集團2017年度管理創新獎,在全集團范圍內推廣。省內華中科技大學、華中師范大學、武漢理工大學、中國地質大學(武漢)、湖北大學等30余所兄弟高校后勤同行紛紛前來取經,以總結“梅園模式”經驗為主體的論文《高校自辦餐飲的社會化之路》在全國后勤改革高峰論壇上進行了大會交流,北京交通大學、南京大學、同濟大學、西北農林大學等20余所兄弟高校前來參觀。梅園服務組主要成員、食堂經理常德華被評為湖北省“最美后勤人”,梅園服務組先進事跡被湖北電視臺、楚天都市報報道。
奉獻為榮,青春無悔。梅園服務組這一朝氣蓬勃的年輕團隊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,投身武漢大學“雙一流”建設,為學校的改革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。